違停被撞,到底要不要負責?汽車專家教你如何自保!

違停被撞,到底要不要負責?汽車專家教你如何自保!
文章目錄

今天,我要深入探討一個讓許多駕駛朋友們感到困擾,甚至焦頭爛額的問題:違停被撞,到底要不要負擔肇事責任?這個問題牽涉到法律責任、保險理賠,甚至攸關你的荷包!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明明車子停在路邊,卻被告知「你違停也有肇事責任喔!」,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自保?別擔心,我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實際案例,一步步帶你釐清這個棘手的問題。


釐清「相當因果關係」:解開違停糾紛的關鍵

在探討違停被撞是否要負責任之前,我們必須先深入了解「相當因果關係」這個法律概念。它並非單純地指違規停車的行為,而是要考察違規停車行為與車禍事故之間是否存在直接且充分的因果關係。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點抽象,但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違規停車行為,是否直接導致或加劇了車禍的發生? 如果你的違規停車行為確實造成其他駕駛難以預期或閃避,進而導致車禍,那麼你將需要承擔部分或全部的責任。 反之,如果車禍的發生與你的違規停車行為沒有直接的、充分的因果關係,例如純屬對方駕駛操作不當,那麼你就可以主張免責。 這其中的界定,往往需要考量許多因素,例如路況、天候、雙方車速、車輛的損壞程度等等。


街景實例分析:圖解違停與肇事責任的關係

光說理論可能還不夠清楚,因此我將利用Google街景圖,帶領大家實際分析幾個常見的違停情境,並詳細說明在不同情況下,車主是否需要負擔肇事責任,以及責任比例如何分配。以下表格整理了更詳細的案例分析:

情境違停位置是否影響交通是否需要負擔肇事責任原因附加說明
案例一人行道(寬敞,未阻礙通行)車輛停放位置未影響其他車輛通行,屬於偶發事件即使違停,但未造成任何交通阻礙,事故純屬對方駕駛疏忽。
案例二機慢車道是(部分責任)車輛佔用機慢車道,影響其他車輛通行,造成碰撞風險增加肇事責任比例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例如雙方駕駛的過失程度、車速等因素。
案例三人行道(狹窄,部分車身壓線)是(部分影響)是(部分責任)車輛部分佔用人行道及壓到路肩線,雖未完全阻礙車輛通行,但已造成視線阻礙和潛在危險即使影響較小,仍然需負擔部分責任,因為已造成一定的交通干擾。
案例四路肩線內(車輛明顯壓線)是(部分責任)車輛明顯壓線或佔用車道,直接影響其他車輛通行違規停車行為與車禍事故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係,需負擔部分責任。
案例五路口附近(阻礙視線)是(部分責任)停放位置阻礙其他車輛視線,增加車禍發生機率即使沒有直接碰撞,但因違規停車行為造成視線受阻,導致車禍發生,亦需負擔部分責任。


案例深入分析:責任比例與保險理賠

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案例二:違停在機慢車道。假設機車騎士撞到違停車輛,造成機車損壞需要維修一萬元。由於違停車輛佔用了機慢車道,影響了交通,因此需要負擔部分責任,例如三成,也就是三千元。機車騎士則需要負擔七千元。 然而,在沒有人員傷亡的純財損事故中,即使雙方都投保了第三責任險,一般而言是不會互相賠償的。違停車輛已經承擔了部分肇事責任(自行吸收三千元的維修費用),因此不會再額外賠償機車騎士的損失。 這也再次說明了「相當因果關係」的重要性,它不僅決定了是否需要負責任,也影響著責任比例的分配,以及保險理賠的結果。


如何避免違停糾紛:安全駕駛,從停車開始

我相信大家都不想因為違停而惹上麻煩,不僅要支付罰單,還可能要支付額外的修車費用,甚至面臨法律訴訟。因此,我建議大家在停車時,務必提高警覺,並遵守以下事項:

  • 確認停車位置是否合法: 仔細查看路邊的標誌、標線,確認停車位置是否合法,避免停放在人行道、機慢車道或其他禁止停車區域。切勿抱持僥倖心態!
  • 注意車輛位置與周遭環境: 避免車輛壓線或佔用車道,確保不會影響其他車輛通行,也要留意周遭環境是否安全,例如是否有施工或其他可能造成危險的因素。
  • 選擇相對安全且方便的位置: 儘可能選擇較為寬敞、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停車,例如大型停車場或規劃完善的停車位。若必須臨停,也應選擇不影響交通且安全的地方,並盡量縮短停車時間。
  • 善用科技輔助: 現在許多導航軟體都提供停車資訊,可以事先規劃好停車路線,避免臨時找不到停車位而被迫違規停車。


總結:安全駕駛,才是避免違停糾紛的不二法門

違規停車可能導致車禍發生,並需負擔部分甚至全部的責任,甚至可能導致人身傷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了解「相當因果關係」及相關法規,才能在發生車禍時保護自身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即使停車位不足,也要盡可能選擇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停車,安全駕駛才是避免違停糾紛的不二法門! 記住,行車安全,人人有責!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