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車的那些事!從分時四驅到電動四驅,一次搞懂!

四驅車的那些事!從分時四驅到電動四驅,一次搞懂!
文章目錄

充滿神秘感的四輪驅動系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四驅車」!從早期越野車上的粗獷分時四驅,到現代高性能車上精密的全時四驅、聰明的適時四驅,甚至連現在夯到不行的電動車四驅系統,我都準備好要來跟各位仔細剖析一番啦!準備好筆記本和咖啡,讓我們一起深入四驅的世界吧!


早期四驅:越野魂的原始力量!

說到早期四驅,那可是貨真價實的越野利器!想像一下,在那個路況沒這麼好、柏油路還不普及的年代,開著車子要翻山越嶺,沒有四驅系統幫忙,那可是寸步難行!早期四驅的設計概念,就像個武林高手,簡單直接,專注在一個目標:克服困難!遇到泥濘、崎嶇路面,直接鎖定四個輪子,讓動力平均分配到每個輪胎,一步一步地穩紮穩打,克服障礙!等到脫困後,再解除鎖定,回到平坦路面,就能享受速度的快感!

但為啥不能一直維持鎖定狀態呢?這就要提到一個關鍵:車輛轉彎時的輪胎速度差異!四個輪子以相同的轉速行駛,一轉彎就會造成輪胎打滑,甚至卡住!所以早期四驅系統,大多採用「分時四驅(part-time 4WD)」的設計,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四驅時才啟動,用完就關閉,就像一把隨時可以拔出的利劍,需要時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全時四驅:高性能車的必備利器!

隨著汽車科技的進步,尤其是渦輪增壓技術的突破,汽車的馬力開始扶搖直上!但是,當時的電子穩定系統還不夠成熟,這麼強大的馬力,只靠兩個輪子驅動,很容易造成輪胎打滑,甚至失控!於是,高性能的「全時四驅(full-time 4WD)」系統,應運而生!

全時四驅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四個輪子隨時都有動力,這就像給車子裝上了四個強而有力的馬達,無論遇到什麼路況,都能提供穩定的抓地力!當然,要讓車子能順利轉彎,就必須依靠中央差速器(中差)來分配動力,讓內側輪胎轉速較慢,外側輪胎轉速較快,確保車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不同廠牌的全時四驅系統,在設計和調校上,都有各自的獨門秘笈,例如Subaru的SAWD系統,就充分利用了引擎縱置的特性,打造出獨特的動力傳輸方式,這也是Subaru長期以來堅持全時四驅的重要原因。


適時四驅:經濟實惠的聰明之選!

「適時四驅(on-demand AWD)」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根據路況需求,才啟動四輪驅動。例如,車子原本是前輪驅動,當系統偵測到輪胎打滑時,才會自動將動力傳輸到後輪,提供額外的抓地力。這種設計兼顧了經濟性和實用性,在早期SUV盛行的時候,非常受歡迎。

早期適時四驅系統,主要依靠稠液式耦合器來判斷輪胎打滑,反應速度相對較慢。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適時四驅系統,已經可以利用各種感測器和電子控制單元(ECU),預測並主動分配動力,反應速度大幅提升,與全時四驅的差異也越來越小。許多現代車款,尤其是家用SUV,都採用了這種更為精緻的適時四驅系統,既能確保安全性和穩定性,又能兼顧燃油經濟性。


四驅系統的命名大解密:AWD、4WD、quattro…傻傻分不清楚?

市面上的四驅系統,命名方式真是五花八門,AWD、4WD、quattro、4Motion、xDrive…光聽名字就讓人頭昏眼花!其實,這些名稱背後,指的都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幾大類四驅系統,只是不同廠牌有不同的命名習慣而已。別被這些花俏的名字迷惑了,仔細了解其運作原理,才能真正了解它們的優缺點!


扭力分配的迷思:50:50就真的平均嗎?

很多四驅系統的規格表上,都會標示扭力分配比例,例如50:50、40:60等等。很多人會誤以為,50:50就代表前後輪動力完全平均分配。事實上,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數據,實際情況會因為路況、駕駛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扭力分配的實現方式,與中央差速器的設計息息相關。早期採用簡單的椎形齒輪中差,理論上可以實現前後輪動力平均分配。但有些車輛為了提升操控性或越野性能,會採用更複雜的行星齒輪中差,允許前後輪動力比例動態調整,甚至可以將大部分動力分配到前輪或後輪。

四驅系統類型特點優缺點常見車款範例 (僅供參考,非絕對)
分時四驅 (Part-time 4WD)手動切換四驅模式,前後輪速度一致簡單、耐用、越野能力強,但高速行駛不穩定早期Jeep Wrangler, Land Rover Defender (部分車型)
全時四驅 (Full-time 4WD)四輪持續獲得動力,中央差速器負責分配動力穩定性高、操控性佳,但成本較高、燃油效率略低Subaru Forester, Audi Q5
適時四驅 (On-demand AWD)依照路況自動切換四驅模式經濟實惠、燃油效率高,但反應時間可能較慢 (早期型號)Honda CR-V, Mazda CX-5

電動車的四驅:電機的魅力!

電動車的四驅系統,通常是前後軸各搭載一個電機,獨立驅動。這與傳統汽油車的四驅系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由於每個電機都能獨立控制,因此電動車的四驅系統可以更精準、更快速地分配動力,反應速度更快,在各種路況下的表現也更加穩定。

舉例來說,如果前輪打滑,後輪的電機可以立即提供動力,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這種獨立控制的特性,也讓電動車的四驅系統在脫困能力上,表現更為出色。


四驅的未來:更智慧、更安全、更普及!

隨著電動車和混動車的普及,四驅系統的設計和應用,將會變得更智慧、更安全,也更普及!未來,四驅系統不再只是越野車的專利,將會成為更多車型的標準配備,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更安全、更穩定的駕駛體驗!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