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理賠陷阱大公開!別讓保險公司話術騙走你的理賠金!

車禍理賠陷阱大公開!別讓保險公司話術騙走你的理賠金!
文章目錄

今天我要跟大家深入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車禍理賠。許多人可能天真地以為,只要對方投保了第三責任險或超額責任險,理賠過程就如同探囊取物般簡單,但實際情況卻往往事與願違。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能會巧妙地運用各種話術,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放棄應得的理賠金,甚至蒙受更大的損失。基於多年的專業經驗,我將以自身見聞以及實際案例,詳細說明如何避免掉入這些精心設計的理賠陷阱,並有效保護自身的權益。


保險公司話術的精妙策略:三大常見案例剖析

在處理車禍理賠案件時,大多數理賠人員會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盡力協助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理賠金額。然而,也有一些理賠人員為了追求效率,或是基於公司內部的績效考核壓力,可能會採用一些略帶技巧性的話術,企圖快速結案,甚至刻意壓低理賠金額,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啞巴虧。以下,我將以三個常見的案例來深入剖析這些話術的精妙之處,以及如何有效地應對:

案例一:看護費用拒賠 – 親情無法填補的損失

想像一下,A君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而受傷,醫生診斷書明確指出需要專人照護長達兩個月,才能確保傷勢恢復。然而,由於A君的經濟狀況並不允許他聘請專業看護,因此他只能依靠自己的父親來提供全天候的照護服務。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能會以這樣的話術來拒絕理賠看護費用:「您的診斷文件沒有問題,醫生也清楚地寫明需要專人照護。我們可以根據強制險的規定,為您申請每天1200元的看護費用,最高可申請一個月。但是,因為您是由家人照護,並沒有實際產生費用支出,所以超過強制險理賠範圍的部分,我們就無法再提供額外的賠償了。」

這種說法表面上看似合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家人照護所省下的費用,並不代表A君沒有遭受任何損失。家人之間的親情照護,並不能作為加害人逃避法律責任的藉口。因此,即使A君沒有實際支付看護費用,他仍然有權利根據醫生的診斷,以及強制險的理賠標準,要求保險公司賠償剩餘一個月的看護費用。

案例二:自費藥品拒賠 – 強制險與第三責任險的差異

B君在車禍受傷後,為了追求最佳的治療效果,選擇使用一些自費藥品。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能會以這樣的說法拒絕理賠:「強制險是不理賠自費藥品的,因此,強制險不賠償的部分,我們的第三責任險也不會理賠。」

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存在邏輯上的謬誤。強制險的理賠範圍確實是列舉式的,也就是說,只有條款中明確列出的項目才能獲得理賠。然而,第三責任險的條款和強制險有所不同,只要能證明自費藥物或醫材的購買,是基於車禍導致的傷勢所需,並提供相關的診斷書、收據等證明文件,就可以向對方的第三責任險提出理賠申請。

案例三:勞保職災與薪資損失 – 不該混淆的兩件事

C君在上下班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醫生診斷書上明確寫著「宜休養兩個月」。根據勞基法第59條第二款的規定,雇主必須支付C君這段期間的薪資補償。此時,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能會說:「由於您需要休養兩個月,但您的工作損失已經由雇主支付了,因此您並沒有實際的薪資損失,根據損害填補原則,我們就不需要再賠償您的薪資損失了。」

這種說法完全是混淆視聽!勞基法所規定的薪資補償,是雇主依法應盡的義務,與加害者應負的民事賠償責任完全是兩碼事。C君既可以領取雇主依勞基法支付的薪資補償,也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因車禍導致的工作損失賠償。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C君有權利同時獲得這兩筆賠償。


常見拒賠話術及應對策略:表格化解說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這些拒賠話術,以及如何有效應對,我將這些資訊整理成表格:

案例理賠人員話術正確應對方式詳細說明
看護費用拒賠因為您是請家人照顧,沒有花到錢,超過強制險的部分我們就不理賠了。堅持依據醫生診斷,申請應有的看護費用理賠,並說明家人照護並不能免除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提供醫生診斷證明、家人照護證明,說明照護時間與所需精力,並參考強制險看護費用的標準。
自費藥品拒賠強制險不理賠自費藥品,所以第三責任險也不賠。提供相關診斷書與收據,證明自費藥物是因車禍傷勢所需,並強調第三責任險與強制險的理賠範圍不同。明確指出自費藥物與車禍傷勢的因果關係,準備完整醫療紀錄。
勞保職災與薪資損失因為您的老闆已依勞基法支付薪資補償,所以您沒有薪資損失,我們就不賠償這部分。說明勞基法補償與加害者應負的民事賠償責任是分開的,可以同時申請。提供勞基法相關條文,證明兩者並不衝突,並強調車禍造成的損失應由加害人負責。

調解不成?教你如何有效反擊,捍衛自身權益!

如果經過多次協商,還是無法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理賠金額,建議您採取以下步驟:

  1. 尋求法律協助: 諮詢專業的法律人士,了解自身的權益,以及可行的法律途徑。
  2. 積極蒐集證據: 收集所有與車禍相關的證據,例如:警察報告、醫療證明、照片、影片等等。
  3. 施壓對方: 如果對方是個人,可以嘗試與對方溝通協商;如果對方有投保保險,可以考慮請求保險公司介入協調,或透過法律途徑向其施壓。
  4. 考慮法律訴訟: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考慮提起民事訴訟,以法律途徑爭取應有的賠償。
  5. 必要時以刑逼民: 如果對方存在明顯的過失,可以考慮提起刑事告訴,藉此施加壓力,促使對方達成更合理的賠償協議。

記住,在法律訴訟中,證據是至關重要的。完整的證據可以有效地支持您的訴求,增加勝訴的機會。


為什麼理賠人員會採取這些策略?

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採用這些策略,並非全然是個人行為,也與公司整體的營運策略息息相關。一方面,車禍理賠案件數量龐大,理賠人員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案件,因此會傾向於快速結案,降低處理成本。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需要控制理賠支出,以維持自身的獲利能力。然而,這些策略如果運用不當,很容易造成受害者蒙受不公平的待遇。


總結:保護自身權益,從了解開始

在車禍理賠的過程中,理賠人員的話術陷阱可能讓人防不勝防。但是,只要我們提高警覺,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並積極蒐集證據,就能有效地保護自身的權益,避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別讓保險公司輕易騙走你的血汗錢,積極捍衛自身權益,才是最重要的!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