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快充大揭秘:360kW vs 180kW,充電速度真的差這麼多嗎?

電動車快充大揭秘:360kW vs 180kW,充電速度真的差這麼多嗎?
文章目錄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快充技術也日新月異,高功率充電樁成為車主們關注的焦點。然而,高功率充電樁(例如 360kW)真的比低功率充電樁(例如 180kW)快很多嗎?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電動車主,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我親自走訪了 EVOASIS 青埔旗艦站,展開了一場為期一整天的深入測試!這次測試不只是單純的數據比較,更深入探討影響充電速度的各種因素,讓您對電動車快充有更全面的了解。


測試對象、方法與環境介紹

為了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我精挑細選了三款目前市場上最熱銷的電動休旅車,作為本次測試的主角:Tesla Model Y 後驅版、BMW iX1 和納智捷 N7。這三款車型代表了不同品牌、不同技術路線和不同價位的電動車市場,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實際使用情況。我們選擇在 EVOASIS 青埔旗艦站進行測試,該站點同時配備 360kW 和 180kW 的充電樁,提供了理想的測試環境。

測試方法如下:首先,我們將每台車的電量充至 31%,確保測試的起始點一致;然後,分別使用 360kW 和 180kW 的充電樁,將電量充至 80%;最後,詳細記錄充電時間、充入電量、以及充電過程中功率的變化曲線。 透過這些數據的分析比較,我們可以更科學、更客觀地評估 360kW 和 180kW 充電樁的實際充電效率差異。 此外,我們還會深入探討影響充電速度的因素,例如車輛本身的充電系統、電網穩定性、以及充電樁的運行狀態等等。


第一組:Tesla Model Y 的充電測試:高功率的迷思

首先登場的是 Tesla Model Y 後驅版,這輛車以其出色的續航里程和性能表現聞名。與車主張先生仔細討論後,我們決定將兩台Model Y都充至31%作為起始點,以確保測試的公平性。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360kW 充電樁的初始充電功率確實高達 172kW,但隨後迅速下降到 110kW 左右,而 180kW 充電樁的充電功率曲線也呈現類似的下降趨勢。

充電樁功率初始功率 (kW)最高功率 (kW)平均功率 (kW)充電時間 (分鐘)充入電量 (度)每度電價格 (元)充電功率曲線
360kW172172約 991931.569.2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180kW8888約 882131.028.8呈現平緩下降趨勢

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儘管 360kW 充電樁的初始功率遠高於 180kW 充電樁,但最終充電時間僅相差 2 分鐘,充入電量也幾乎沒有差別。這充分說明,Tesla Model Y 的充電功率上限(約 170kW)才是限制充電速度的主要因素。換句話說,高功率充電樁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充電初期,隨著電量增加,充電功率下降後,與低功率充電樁的充電速度差異並不明顯。


第二組:BMW iX1 的充電實測:功率上限的真相

接下來,我們迎來了 BMW iX1 的充電測試。兩位車主孔先生和康先生對於電動車充電技術非常了解,他們在測試前就預估 iX1 的最大充電功率約為 130kW。實際測試結果與他們的預測高度吻合,即使使用 360kW 充電樁,BMW iX1 的充電功率也一直維持在 125-127kW 左右,並沒有因為更高的充電樁功率而顯著提升。

充電樁功率充電時間 (分鐘)充入電量 (度)平均功率 (kW)最高功率 (kW)充電功率曲線
360kW2640.1195.56127相對平穩,無明顯峰值
180kW264095125相對平穩,無明顯峰值

這個測試進一步佐證了我們的結論:車輛本身的充電功率上限才是決定充電速度的關鍵因素。高功率充電樁可以提供更高的潛在功率,但如果車輛無法吸收,那麼額外的功率就毫無用武之地。這就像是用水管灌水,水管的口徑(車輛的充電功率上限)決定了最終的灌水速度,水龍頭的出水量(充電樁的功率)只是影響灌水的初始速度。


第三組:納智捷 N7 的充電實驗:意料之外的結果

最後,我們對納智捷 N7 進行了充電測試。這輛車代表了國產電動車的實力,也讓測試結果更具多元性。這次測試由 Franco 和 Peter 兩位車主共同完成,他們分別使用 360kW 和 180kW 充電樁對 N7 進行充電。

充電樁功率充電時間 (分鐘)充入電量 (度)平均功率 (kW)充電功率曲線
360kW2225.5約 70初始功率較低,持續緩慢上升
180kW2125.5約 73相對平穩,無明顯峰值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 360kW 充電樁的充電時間比 180kW 充電樁慢了 1 分鐘。經過仔細分析,我們推測這可能是由於當時的電網負載、充電樁的運行狀態或其他不可預測因素造成的。 這也提醒我們,充電速度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單純比較充電樁功率並不能完全反映實際充電效率。


影響充電速度的關鍵因素與最終結論

經過一天的測試,我們總結出影響電動車充電速度的關鍵因素:

  • 車輛本身的充電功率上限: 這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決定了電動車所能吸收的最大功率。
  • 充電樁的功率: 高功率充電樁能提供更高的初始充電功率,縮短充電初期時間。
  • 電池電量: 電池電量越高,充電功率通常會下降。
  • 電網穩定性: 電網不穩定會影響充電功率。
  • 充電樁的運行狀態: 充電樁的維護狀況也會影響充電效率。
  • 環境溫度: 低溫會降低電池充電效率。

對於 400V 架構的電動車而言,選擇 360kW 或 180kW 充電樁的差異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大,除非車輛本身支援非常高的充電功率。更重要的是選擇空閒的充電樁,避免與其他車輛共用功率,降低充電速度。只有 800V 架構的電動車才能真正發揮高功率充電樁的優勢。 選擇充電樁時,優先考慮充電樁的可用性及價格,而非一味追求高功率。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