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電動車自燃事件頻傳,引發社會大眾普遍恐慌,不少人對電動車的安全性能產生疑慮。甚至有謠言稱,一旦電動車起火,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燒毀。但事實並非如此!身為在汽車維修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Mark,我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家詳細解說電動車起火的根本原因、不同類型鋰電池的特性差異、以及面對電動車火災時,正確的滅火及應變措施,讓您在面對電動車起火事故時,能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應對策略。
深入探討電動車起火的元兇:鋰離子電池的結構、特性與潛在風險
電動車的強大動力來源於鋰離子電池,這種高能量密度電池提供了強大的續航能力,讓電動車得以長途行駛。然而,高能量密度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型電子產品,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到大型的電動車輛、儲能系統,鋰離子電池的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其安全性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
我參考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月刊》110年3月號的專文,並結合多年汽車維修實務經驗,對鋰離子電池的結構、特性以及潛在風險進行深入分析。鋰離子電池的核心結構包含正極、負極、電解質和隔膜。電解質是離子傳輸的關鍵,其特性直接影響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而隔膜則扮演著隔離正負極,防止短路的重要角色。一旦隔膜損壞或電解質發生洩漏,就會導致內部短路,進而產生大量的熱,最終引發熱失控,甚至造成燃燒或爆炸。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主要分為兩大類: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這兩種電池的特性差異如下表所示:
電池類型 | 化學成分 | 能量密度 | 安全性 | 成本 | 壽命 | 環保性 | 應用場景 | 缺點 |
---|---|---|---|---|---|---|---|---|
磷酸鐵鋰電池 | LiFePO₄ | 較低 | 較高 | 較高 | 較長 | 較好 | 電動工具、儲能系統、部分電動車 | 能量密度較低,續航里程較短 |
三元鋰電池 | LiNiₓCoᵧMn₁₋ₓ₋ᵧO₂ | 較高 | 較低 | 較低 | 較短 | 較差 | 高性能電動車、手機、筆電 | 安全性較低,高溫下易發生熱失控,存在一定的爆炸風險;含重金屬,環保性較差 |
從上表可以看出,磷酸鐵鋰電池因其安全性高、壽命長、環保性好等優點,正逐步成為電動車領域的主流。然而,三元鋰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仍然被應用於對續航里程要求較高的電動車款。
電動車自燃的誘因:從外部衝擊到內部老化
導致電動車起火的原因錯綜複雜,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以下列舉一些常見原因:
外部因素:
- 碰撞或衝擊:車輛發生碰撞或遭受外力衝擊,可能導致電池結構損壞,引起內部短路。
- 過充或過放電:不正確的充電或放電行為,例如過度充電或深度放電,都會損害電池,增加起火風險。
- 高溫環境:將電動車長時間停放在高溫環境下,例如烈日曝曬,會加速電池老化,提高內部溫度,增加起火風險。
- 外部短路:電池外殼受損,或有導電物質接觸電池正負極,也可能造成短路。
內部因素:
- 電池老化: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內部材料會逐漸老化,性能下降,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 製造缺陷:電池在生產過程中,若存在材料缺陷或工藝瑕疵,也可能潛藏安全隱患。
- 設計缺陷:電池模組的設計缺陷,例如散熱不良,也可能增加起火風險。
電動車起火,專業應變措施:冷靜、撤離、報案、專業救援
萬一不幸發生電動車自燃,務必保持冷靜,切勿慌張!以下是一些應變措施:
- 立即撤離現場:將所有人員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遠離起火車輛,避免發生意外。
- 撥打緊急求助電話:立即撥打119(或您所在地區的緊急求助電話)向消防部門報案,詳細說明起火地點、車輛類型以及現場情況,以便消防人員快速有效地進行救援。
- 切勿自行滅火:切勿嘗試自行滅火,因為鋰電池火災的撲救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設備。自行滅火不僅可能無效,甚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等待專業救援:等待專業消防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滅火和救援。消防人員會使用大量清水持續降溫,直至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完全停止,並使用熱影像儀檢測電池溫度,確保火勢完全熄滅,防止死灰復燃。
總結:安全第一,科技與安全並重
電動車的發展勢不可擋,但安全問題仍需持續關注。除了提升電池技術,研發更安全、更穩定的電池之外,更需要提升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加強對電動車的保養維護,並完善相關法規、加強消防部門的應變能力,才能共同營造更安全、更可靠的電動車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