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到底要多少公里保養比較恰當?」相信不少車主都曾有過這個疑問。市面上充斥著各種說法,究竟要按照原廠建議的保養週期,還是可以延後保養?今天就讓我來分享我的經驗,以及如何用更精準的方式計算保養里程,讓你不再為保養時間而苦惱!
傳統的保養週期計算方法:行駛總里程
過去,我曾經用過透過行駛總里程去計算油電比例的方法來推算保養里程。這個方法會根據你行駛的總里程,計算出引擎實際運轉的時間,並據此推算出保養週期。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我發現這個方法還真的蠻準的,在油電混合動力車的保養週期計算上,應該是最精準的方式。
為什麼傳統方法不夠完美?
然而,這個方法仍然存在一個缺陷:它無法精確計算出引擎實際運轉的時間。
傳統的汽車行駛電腦通常只能顯示車輛的行駛總里程,無法直接顯示引擎實際運轉的時間。
這就好比,你只知道你走了多少步,卻不知道你走了多少時間,也無法得知你究竟有多疲憊,需要休息多久。
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更精準的計算方法。
更精準的計算方法:加油量換算里程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你上次保養開始記錄,計算你加了多少次油,用了多少公升的油,就能更精準地計算出引擎實際運轉的里程。
以下是一些詳細的步驟:
- 記錄每一次加油的油量:當你的油箱快空了,準備去加油時,先記錄你目前的油箱還可以跑幾公里。例如,油箱顯示還可以跑100公里,你就要去加油。
- 計算油耗里程:加滿油後,記錄加了多少公升的油,以及油箱顯示可以跑的總公里數。例如,你加了30公升,油箱顯示可以跑800公里,那就表示這700公里的里程是由這30公升的油料產生的。
- 計算每公升油的平均里程:將700公里除以30公升,得到每公升可以跑23.3公里。
重點是,這個數值並不是每一台車都一樣哦! 因為這個數值是電腦根據每個人的駕駛習慣和長期累積的路況計算出來的。例如,你可能是一公升跑23公里,而我可能是一公升跑25公里,所以你必須以這個數據為基準去計算。
為什麼可以延後保養?油電混合動力車的特殊性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延後保養會不會害車子壞掉,或者失去保固?
- 保固問題: 如果你有保固的疑慮,就不要聽我的建議,等到過保固期再考慮。
- 引擎運轉時間: 油電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引擎,通常都是在中高速時才會介入運作,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跳過低轉速和低速重負荷,因為那個時候是馬達出力,引擎並不會出力。
- 引擎負載較低: 引擎介入的時間相對較少,而且引擎負載也比較小,機油承受的壓力和剪力也會比較小,退化的速度會比較慢。
所以,一般油車可能需要在1萬公里保養,但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可以放到15000公里甚至2萬公里保養,因為它不像純油車那樣頻繁地使用引擎,機油的裂化程度也會比較低。
用油量計算更精準:真實反映引擎使用情況
你可以用加油的公升數乘以你的計算里程數,得出實際上引擎運轉的里程數。
當引擎實際運轉的里程數超過原廠規定的保養里程時,你就可以去保養了。
例如,我的車子里程表顯示1萬公里,但根據我的計算,引擎實際運轉的里程數可能只有8000公里,那我就可以等到8000公里後再去保養。
節省金錢和資源: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延後保養不僅可以節省金錢,也可以減少機油更換的次數,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如果每次保養都發現機油還很乾淨,機油芯也沒有過濾多少東西,那真的會造成金錢和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