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買車還是個人買車?租購還是買斷?Mark教你精打細算!

公司買車還是個人買車?租購還是買斷?Mark教你精打細算!
文章目錄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個讓許多老闆都傷透腦筋的問題:公司買車到底是用公司名義還是個人名義?是選擇一次付清買斷,還是採用比較彈性的租購方案?到底哪個方法才能夠真正做到精打細算,甚至還能避開一些稅務上的地雷呢?


公司車還是私家車?國稅局的秘密武器!

很多老闆常常搞不清楚,到底這台車是公司在用,還是自己家裡在用?每天開著它去公司跑業務,晚上又開回家,這車到底該算公司車還是私人車?這個問題,其實國稅局不會天天查啦!他們沒事也不會跑來你家門口,問你車子都停在哪裡,畢竟這種事情太瑣碎了,而且也很難舉證。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完全不管!

國稅局每年都會針對特定行業進行抽樣查核,像是前幾年就鎖定醫美診所和月子中心,為什麼?因為查帳也要有效率啊!如果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去查核,最後卻只補到一點點稅,那不就虧大了?針對逃漏稅比較嚴重的行業進行查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租賃車也是國稅局的重點查核對象,近幾年來,因為有一些公司利用租賃車的方式來節稅,結果最後都被補稅還被加罰,所以各位老闆一定要特別注意!

如果你很不幸地被國稅局盯上,他們可能會要求你提供證據,證明公司車確實有在營業上使用。那麼,要怎麼證明呢?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公司車大部分時間都停在公司附近的停車場,或是停在公司自己的停車位,那就比較像是公司在使用。但如果下班後,老闆或是主管直接把車開回家,那看起來就比較像是私人車,只是白天開去上班而已。

所以,到底是不是營業用車,除了大家憑感覺判斷之外,如果你做得太過分,一看就知道是老闆個人的車,那就不能怪國稅局太嚴格了!從稅務的角度來看,公司買車和用車相關的支出,都可以列入成本,減少公司的利潤,這樣就有可能節省到稅金。但是,個人買車就沒有這種好處,頂多就是拿發票去對獎,看看能不能中個200萬大獎!所以,公司買車通常比較有機會節省稅金。至於買公司車是選擇一次買斷,還是採用租購的方式,我會在後面詳細說明。


公司買車,哪些費用可以抵稅?詳盡解說!

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公司買車到底哪些費用可以抵稅?

1. 折舊費用(攤提): 這是金額最大的一項。簡單來說,就是把車子的價值平均分配到每一年。例如,一台新車100萬,耐用年限5年,殘值20萬(5年後車子剩下的價值)。那麼,每年的折舊費用就是:(100萬 - 20萬) / 5年 = 16萬。也就是說,你每年可以在帳上認列16萬的折舊費用,這樣你的帳面利潤就會減少16萬,進而可能減少稅負。但我要強調的是「可能」,並不是一定會少繳稅,原因後面會再說明。

實務上,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常常會用簡化的方式。例如,直接把1年當作殘值,計算方式就變成:100萬 / (5年 + 1年) = 16.67萬/年。這兩種算法的結果雖然有些微差距,但差距不大,所以實務上通常會採用第二種簡化算法。

2. 牌照稅、燃料費、保險費: 這些是每年都需要支付的費用,因為是公司車,所以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公司帳目,進而降低公司利潤,就有機會可以少繳稅。

3. 利息費用: 租購(融資租賃)等於分期付款購車。租購的總金額會比新車價高,多出來的金額就是利息,也就是租賃業者的利潤。這些利息費用也要列入公司帳目,一樣可以降低利潤,進而可能減少稅負。跟折舊、牌照稅、燃料費、保險費不同的是,利息費用可能享有5%營業稅扣抵(不一定有,是「可能」)。

4. 油錢、保養修繕費: 記得用公司統編開立發票!這些費用可以抵5%的營業稅,而且費用本身也會列入成本,降低利潤,進而可能少繳稅。所以,油錢和保養修繕的費用,營業稅可以抵,營所稅也可能可以抵。


小規模營業人,買車登記的眉角!

接下來,我們來關心一下小店家、小商家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小規模營業人(只能開收據,繳1%的核定稅額),需要買一台貨車,你是要買個人的,還是買店家的名義呢?

如果這台車確實是用在營業上,依法本來就應該登記在營利事業的名下。但是,想想看,你之所以會被核定為小規模營業人,就是因為你的規模很小、交易很零星,平均月銷售額未達20萬元。如果你現在買了一台貨車,會不會讓國稅局覺得你的月銷售額已經超過20萬了呢?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你買了貨車就一定會超過20萬,這只是一個推測。實際的狀況只有店家自己才知道。在路上,我們確實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店家、小商家的貨車在送貨。所以,如果你的月銷售額真的沒有超過20萬,把車子登記在店家的名下,應該影響不大,但其實也沒有太大必要,反而還會增加稅務風險。

但是,如果你的月銷售額已經超過20萬了,你卻還把車子登記在店家的名下,引起國稅局的注意,結果一查你的金流,發現你早就應該開發票了,那不就得不償失了嗎?

順便提醒一下,即使你是免用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但只要是營業用途的支出,發票都應該要打上公司統編,這樣才能證明這些費用是營業上的支出。


賣車的稅務陷阱!小心避開!

許多客戶常常問我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賣車的稅務問題。我要提醒大家一個很多公司都會忽略的盲點:賣車要按照實際價格開發票!實際價格是指跟你的合約和金流一致的價格,不是說你隨便簽個低價的合約,發票金額就可以開得很低。

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折舊費用,現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假設我當初買了一台100萬的車,耐用年限5年,結果我開了三年就想換車了,賣給車行60萬。我需要繳多少稅呢?

首先,要先算出這台車還剩下多少價值(未折舊餘額)。我們用比較簡單的算法,也就是把1年當作殘值的那種算法。這樣算下來,三年來的折舊已經提了50萬了,表示這台車還剩下50萬的價值。50萬的車你賣60萬,表示你賺了10萬。如果以20%的營所稅來計算,賣車賺10萬,就要繳2萬的營所稅。

如果賣車沒有開發票會怎樣呢?公司車輛過戶之後,監理所會通報給國稅局,所以如果你賣車沒有開發票,國稅局就會來查了!但是,他們不會馬上查,通常會過很久才會查,而且一查通常就是補稅加罰。他們沒事不會來查,有事才會來查!而且,無論你是賺錢賣還是虧錢賣,只要有賣車,就一定要開發票!這一點是很多公司都會忽略的地方。

如果你真的沒有賣車,而是把車子報廢了怎麼辦?沒關係,因為報廢會取得報廢證明,有報廢證明就不用開發票了,因為你真的沒有賣車,所以直接把這台車從公司帳上的財產目錄除列掉就可以了。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如果個人賣二手車有賺錢的話,這屬於財產交易所得。但是,民國80年的時候,財政部就頒布了一個解釋函令,明確表示個人出售自用小客車,如果不是利用個人的名義從事汽車買賣,是不需要課稅的。當然,虧錢賣車也不能抵稅。這是對個人來說的,對公司來說,就必須依實際價格來入帳,認列固定資產。

有些公司很聰明,他們會利用個人賣車不用繳稅這個特性,跟個人簽一份金額很高的合約,明明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中古車,結果讓渡書卻簽150萬,公司就用150萬來取得成本,達到節稅的效果。因為按照我們前面提到的折舊費用算法,一年就有25萬的折舊費用可以抵減。但是,我還是建議你不要這樣做,因為做得太離譜的話,還是有被查核的風險。


公司車:租購還是買斷?詳細分析!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老闆都非常頭痛的問題:公司車到底是用租購的方式還是買斷的方式比較好?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一些常見的用語:

  • 營業租賃: 就是一般說的租車,純粹租車,沒有要買的意思。
  • 融資租賃: 就是一般說的租購,也就是分期付款購車。

我會從「財務成本」和「稅務帳務考量」這兩個面向來分析。

財務成本比較:

  • 租購: 如果你的公司手頭現金不夠,例如資金比較不足的新創公司,比較適合用租購的方式。優點是每期支付固定的費用,就可以使用車輛,而且租金可能包含保險、維修保養、稅金等等,不用再另外花錢,蠻方便的。缺點是每期支付的費用中,包含一部分的利息,所以長期下來,你還是付了不少利息。
  • 買斷: 如果你的公司手頭資金很充裕,比較適合直接買斷。優點是省下利息錢,缺點是一次性的投入金額很高,資金會被綁住,無法運用在其他地方,而且你的持有成本也會比較高,像是稅金、保險費、保養費這些都要自己處理。

有些人會考慮通貨膨脹的問題,認為直接買斷可能比較不划算,分期購車比較划算,因為隨著通貨膨脹,你的錢會變薄。但我覺得這有點想太多了,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租購的總價包含了保證金、月租金和回購金,這些金額裡面本來就包含了通貨膨脹的考量。而且,還包含了牌照稅、燃料費、保養費、保險費這些費用,以及利息,不然租賃業者要怎麼賺錢呢?

稅務帳務考量:

  • 租購會影響到公司的財報,而且影響還蠻嚴重的。
  • 買斷不會增加負債。

租購會讓公司的負債增加,進而影響到負債比率。負債比率高,未來貸款的難度也會增加,因為銀行會擔心你還不出錢。


資產負債表:秒懂你的公司財務!

很多老闆常常聽到「資產負債表」就頭痛,覺得很複雜。其實,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很簡單,就是「資產 = 負債 + 權益」。想像一下,你用100萬開了一間公司,這100萬就是公司的股本,你就是股東。公司存款多了100萬,股本也多了100萬,存款是資產,股本是權益。

如果公司錢不夠用,向銀行貸款20萬,公司存款多了20萬,借款也多了20萬,存款是資產,借款是負債。所以,資產等於負債加權益,這個等式永遠成立。

假設公司花100萬買車(買斷),公司存款少了100萬,但車輛價值增加了100萬,資產不變。如果用租購,車輛價值增加了100萬,借款也增加了100萬,負債增加了100萬。

所以,租購會增加負債,影響負債比率,進而影響未來貸款。


客貨兩用車:租購還是買斷?案例分析!

我們一開始就提到了公司買車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講解了這麼多,是時候來驗收成果了!

假設公司要買一台客貨兩用車,到底是用租購還是買斷比較好呢?

首先,最大的前提是這台車必須是公司營業上使用的,不然就沒什麼好談的了。

其次,公司的資金是否充足?如果充足,建議直接買斷;如果不充足,再考慮租購。

如果公司資金真的不夠,那就只能租購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判斷一下節稅的效果。

我們可以從營業稅開始思考,再到營所稅。客貨兩用車,無論是買斷還是租購,都可以抵營業稅。至於營所稅,無論是租車還是租購,都可以列入公司帳上的費用,降低利潤,就有機會節省營所稅。

最後要考慮的是,你是查帳申報還是書審申報?查帳申報的話,無論買斷、租購、租車,都可以抵20%的營所稅;書審申報則不一定。


租賃車節稅:三大關鍵觀念!

前面已經講解很多了,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租賃車節稅的三大關鍵觀念:

1. 營業租賃 vs. 融資租賃: 營業租賃(純租車)可以扣抵營業稅;融資租賃(租購)則要看車種,自用小客車就不能抵營業稅。

2. 節稅對象: 租賃車節稅主要是節省營所稅,而不是營業稅。

3. 核實課稅 vs. 推計課稅: 查帳申報(核實課稅)可以確實抵減營所稅;書審申報(推計課稅)則不一定。


常見QA:解答你的疑惑!

  1. 公司買自用小客車能抵什麼稅? 營業稅不能抵,營所稅則視查帳或書審而定。
  2. 公司買高單價車來抵稅OK嗎? 容易被查核,風險高,不建議。
  3. 公司可以租購很多台車嗎? 要合理,需與公司業務性質和員工人數相關。
  4. 有租賃跟沒租賃哪一種比較划算? 資金充足就買斷,資金不足再考慮租購。
  5. 書審也適合用租賃嗎? 以稅務角度來說,書審通常節不到稅。

融資租賃(租購)的判斷:5個關鍵指標!

到底怎麼判斷是不是融資租賃呢?關鍵在於「交易實質」,而不是「合約形式」。以下五個情況,符合其中之一,就視為融資租賃:

  1. 無條件移轉: 租期滿,租賃業者直接過戶給公司。
  2. 優惠承購價: 租期滿,公司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入。
  3. 租期達到經濟年限3/4: 例如,5年車,租3年9個月以上。
  4. 與新車價幾乎同價(90%): 各期租金+承購價+保證殘值,總和達新車價90%。
  5. 其他移轉風險與報酬的情況: 其他讓國稅局認為實質上是在買車的情況,例如客製化車輛。

即使不符合以上五點,仍需符合「未限制供一定層級以上員工使用」及「車輛集中或統一管理」才能扣抵營業稅。


Mark的結論與建議!

  1. 個人買車或公司買車: 依車輛用途決定,避免做得太過火,招來稅務風險。
  2. 租購或買斷: 資金充足買斷,資金不足租購,考量資金運用彈性及負債比率。
  3. 租賃車節稅: 需符合實際營業用途,查帳申報可確實抵稅,書審申報則不一定。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