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大震撼!你的愛車價格,竟然藏著這麼多秘密?!

美國關稅大震撼!你的愛車價格,竟然藏著這麼多秘密?!
文章目錄

台灣汽車市場,百花齊放,各國車款爭奇鬥豔!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美國車似乎總是「少數民族」,數量遠不及日系、歐系車款。這到底是關稅惹的禍,還是另有隱情?身為在台灣修車界浸淫多年的老江湖Mark師傅,今天就帶各位來抽絲剝繭,揭開台灣汽車市場的神秘面紗,看看你愛車的價格,到底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關稅只是開胃菜!進口車價格的真相大公開

許多人一聽到進口車,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字眼就是「貴」!然後直覺就歸咎於高額的關稅。的確,17.5%的關稅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但這只是進口車價格高昂的冰山一角! 我們以Tesla Model S為例,假設它在美國的出廠價是200萬元新台幣,進口到台灣後,光關稅就要繳35萬元。但更驚人的還在後頭,那就是貨物稅!

雖然電動車享有貨物稅減半的優惠政策,但Model S的價格高昂,超過140萬元的部分,仍然要繳納15%的貨物稅,大約是14.25萬元。此外,還有廠商的進口成本、營銷費用、以及必要的利潤空間,這些都需要被計算進去。最後,別忘了還有5%的營業稅,這可是零售環節的最後一擊!綜合以上所有費用,最終的售價很可能飆到近294萬元!

讓我們用表格更清楚地呈現:

項目金額 (萬元)詳細說明
美國出廠價200假設值,實際價格會因車型配備而有所不同。
關稅 (17.5%)35進口稅率,這是最直觀也最容易被消費者理解的費用部分。
貨物稅 (15%)14.25電動車減半徵收,汽油車的稅率更高,達25%或30%,價差相當驚人!
台灣地區進口整備費用10包含運輸、清關、倉儲等費用,這部分費用會因車輛大小與運輸方式而異。
廠商利潤30這部分費用包含廠商的營運成本、行銷支出、以及合理的利潤空間。
營業稅 (5%)14零售環節的最終稅項。
最終售價 (估計)294這只是一個估計值,實際售價會根據市場因素和廠商策略有所浮動。

看到這裡,你是否對於進口車的價格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呢?稅金佔了多大的比例,實在是令人咋舌!更別提那些排氣量更大的汽油車款,貨物稅更是高達25%或30%,價格更是驚人!


國產車的「秘密武器」:客貨車認證的玄機

別以為只有進口車才被課重稅!在台灣的汽車市場,國產SUV為了降低稅負,很多車款都採用了「客貨車認證」。透過這種認證方式,可以將貨物稅降至15%,相比一般SUV的25%或30%,稅負明顯降低,這也是許多國產SUV在價格上能夠與進口車競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有趣的是,這種「客貨車認證」的妙招,卻鮮少用於進口車款! 這其中的原因,我們稍後再做更深入的探討。


非關稅貿易壁壘: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降關稅就能解決台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嗎?恐怕沒那麼簡單!因為在台灣汽車市場中,還存在著更棘手的問題——非關稅貿易壁壘!即使降低關稅,想讓美國車順利進入台灣市場,還得通過重重關卡,就像闖關遊戲一樣!

首先,台灣的車輛安審規範主要參考歐盟標準(UNECE),對於不符合歐規的車輛,審驗流程繁瑣且耗時,審查時間長,而且小批量認證的名額非常有限,導致許多美國車難以取得合格證,進口數量嚴重受限。即使是符合美國FMVSS標準的車輛,因為台灣不承認該標準,在進口時也會面臨諸多阻礙。

此外,對於一些特殊車型,例如福特F-150這種大型皮卡,台灣甚至連申請認證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擋在門外,更別提「逐台認證」這種變相的限制,簡直是讓進口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些非關稅貿易壁壘,才是真正讓美國車難以在台灣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因素。


法規卡關,誰是幕後黑手?VSCC的謎團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台灣汽車進口審驗的單位——VSCC,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單位,卻掌握著每年高達5000億到6000億新台幣的台灣汽車市場命脈!一個小小的單位,卻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難免令人質疑其政策思維是否過於僵化,或者是否存在其他不為人知的因素? 許多汽車進口商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承受著這些無形的壓力。 到底是什麼樣的政策思維,才會形成如此不友善的規定,讓美國車難以進入台灣市場?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瘋狂設計師 Chris
用車達人 Mark
歡迎來到用車達人!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大車主和汽車愛好者提供最實用、最新的用車知識與資訊。無論您是想了解如何保養愛車、掌握行車法規,還是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感興趣,我們的團隊都精心編寫了各類文章,讓您在駕車過程中更加順暢、安全。透過我們的內容,您可以找到實用的保養維修技巧,學習節省油耗的小知識,並掌握最新的車輛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