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剛入手新車?或是剛過完年假準備開車出遊?無論是哪種情況,為愛車升級換胎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你知道如何養成正確的輪胎使用、點檢、保養習慣,才能發揮輪胎性能,開車更安全,延長使用壽命,省下荷包嗎?今天就跟著我,Mark,一起來學習專業技師傳授的輪胎知識,讓你成為「輪胎達人」!
胎壓偵測:掌握車胎健康的第一步!
相信許多車主都明白,胎壓是影響輪胎性能的重要因素。但到底該如何正確地偵測胎壓呢?
首先,我會建議大家參考原廠建議的胎壓值。一般來說,原廠會在車主手冊或車門邊貼紙上標註不同載重狀態下的胎壓建議值。
建議胎壓值表格:
載重狀態 | 前軸胎壓 (psi) | 後軸胎壓 (psi) |
---|---|---|
空車 | 33 | 35 |
2-5 人 | 33 | 35 |
當然,除了原廠建議值,我個人也會依據車輛實際情況微調胎壓。例如我的車款 GLB250,原廠建議前輪胎壓為 33 psi,後輪胎壓為 35 psi。但我實際上會將後輪胎壓調至 31 psi,以獲得更舒適的駕駛感受。
為什麼要調低後輪胎壓?
因為後輪扁平比較低(265/35/18),如果按照原廠建議胎壓,會導致胎壓過高。在實際測試後,我發現後輪胎壓維持在 31 psi 狀態下,可以讓車輛擁有最佳的舒適度和整體表現。
胎壓偵測器:守護輪胎安全的好幫手!
隨著科技的進步,胎壓偵測器已經成為許多車款的標配。但我認為,即使是老車車主,也應該購買胎壓偵測器,以便隨時掌握輪胎狀況。
胎壓偵測器種類:
- 胎內式:安裝在氣嘴內側,可以準確偵測胎壓和胎溫,不易掉落或被盜。
- 胎外式:安裝在氣嘴外部,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可能不如胎內式,容易被遺失或損壞。
胎壓多久偵測一次?
我建議每隔 1-2 個月偵測一次胎壓,或者在長途旅行前檢查胎壓。尤其在天氣變化較大時,例如冬天寒流來襲或夏天酷暑時,更應該注意胎壓變化。
四輪定位:精準校正,讓愛車穩定上路!
四輪定位是維護輪胎健康的重要環節,它可以確保車輛穩定性,延長輪胎使用壽命。
什麼情況需要做四輪定位?
- 底盤改裝:例如改裝避震器、維修避震器等。
- 換輪胎:即使換的是相同尺寸的輪胎,也建議做四輪定位。
- 車輛長期使用:因為車輛承載重量會導致懸吊系統產生角度位移,定期做四輪定位可以校正角度,維持車輛穩定性。
四輪定位多久做一次?
我建議每兩萬公里做一次四輪定位檢查。
輪胎調胎:讓輪胎磨損更平均,延長壽命!
輪胎調胎可以讓輪胎磨損更平均,延長使用壽命。
輪胎調胎頻率:
建議每 5,000 公里到 10,000 公里調胎一次。
輪胎調胎方式:
- 交叉對調:將前輪與後輪交叉對調,適用於一般車型。
- 左右對調:將左右兩側輪胎互換,適用於前後輪胎規格不同的車型。
不同驅動方式的調胎方式:
- 後驅車:建議採用交叉對調的方式。
- 前驅車:建議採用交叉對調的方式。
單導向輪胎和非對稱胎紋輪胎的調胎方式:
- 單導向輪胎:只能做前後輪對調。
- 非對稱胎紋輪胎:可以做交叉對調。
輪胎更換:掌握幾個重要原則,讓愛車更安全!
當輪胎磨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換新胎了。以下幾個原則,可以幫助你選擇適合的輪胎,確保行車安全。
輪胎尺寸:
- 原尺寸更換: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確保輪胎尺寸與原廠設定相同,保持原有的操控和舒適感受。
- 升級換胎:可以提升操控性,增加輪胎抓地力,但需要根據車型和個人需求選擇合适的尺寸。
鋁圈搭配:
- J 值:J 值代表鋁圈的寬度,需與輪胎尺寸匹配,避免輪胎過窄或過寬。
輪胎位置:
- 新胎位置:對於後驅車,建議將新胎安裝在後輪;對於前驅車,建議將新胎安裝在前輪。
避開輪胎損傷,掌握安全駕駛技巧!
除了日常保養,也需要掌握一些安全駕駛技巧,避免輪胎受到損傷。
- 小心路邊停車:注意路邊停車時,不要刮傷輪胎胎壁。
- 避開坑洞:遇到坑洞,建議減速緩緩通過,避免輪胎胎壁隆起或鋁圈變形。
總結
輪胎是車輛安全的重要保障,養成良好的輪胎使用、點檢、保養習慣,可以讓愛車更安全、更穩定,也讓您的荷包更輕鬆。記住,輪胎的知識需要長期學習,保持好奇心,多閱讀相關資訊,才能成為「輪胎達人」!